600亿市场腰斩 一代降压“药王”跌落神坛(组图)

引言

今年,高血压“药王” 硝苯地平控释片跌落神坛了,最高峰时干出过近70亿的销售额,可如今风光难再。

近5年,高血压市场及赛道突然有了较大波动,单看市场总销售额,从2019年超700亿的销售高峰,降到了去年的600多亿。

图源:观知海内信息网

白白蒸发掉100多亿,不免让人产生困惑,难道说,这几年高血压的患病人数大幅下降了嘛,还是这种慢性病得到大家重视了,答案当然是No。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中的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发病率高达27.8%。

尽管如此,高血压“三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旧不理想,根据过往研究数据,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只有51.6%,治疗率为45.8%,控制率仅为16.8%‌。

也就是说,有一半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图源:《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是不是该把“赌注”押在提高知晓率上,成了药企想触碰不太敢的销量提升点。不管怎么说,身体不舒服及时看医生、谨遵医嘱,总归是没错的。

对于药企来说,再怎么强调是为了大众的健康,也难免被人质疑只是为了卖药和销量,因而大张旗鼓地普及高血压的预防确实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图源:网络

至于药企更应该关心的,应该是如何进一步研发,提高自己药品的效果,减少副作用带来的痛苦,在治疗的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吧。

1

高血压不再是“老人病”

年轻人积极抗“压”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卫健委发布会及多医院联合统计‌,当前,我国成年人中总共有2.45亿至3亿高血压患者‌,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将近50%,所以高血压一直被人看成是“老人病”。

同样根据上述数据,20—39岁人群高血压发病率较1991年增长144.4%,年轻化趋势显著‌。

35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超7000万,占患者总数的20%~30%‌,如此庞大的年轻群体患者说明,高血压早已侵入年轻人的生活了,他们也正在成为患病群体的“生力军”。

图源:《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

具体的罪魁祸首有很多,比如在饮食上,年轻人酷爱且离不开的烧烤、火锅、奶茶、油炸食品等;除此之外,缺少运动、经常熬夜也是导致年轻人发病率飙高的原因。

图源:网络

好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满足当下大众以及自己对于身材的审美,正在变得越来越自律,减肥、塑身也成了这波儿年轻人的一股潮流。

图源:网络

不管主动还是被动,确实对高血压年轻化的趋势起到了缓解作用。

仍需关注的是,不止高血压,越来越多的老年病都呈现年轻化趋势,有的跟年轻人的不良习惯有关,有的却跟过于“良好”的习惯有关。

结果让人哭笑不得,好多年轻人不得不在这个年龄段就将大把的金钱奉献给了医院,社保还差好多年没交完呢。

图源:网络

2

700亿巨型赛道

一代“药王”掉队

近几年,仿佛全国的医药代表都吐过槽,终端医院真不如以前好做了。终端市场的高血压药品销售规模也有所下滑,由2019年超700亿的峰值下滑至2024年的600多亿,但体量仍然庞大。

图源:摩熵医药

早些年,高血压市场的“宠儿”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那时的硝苯地平控释片还没有成为一代“王者”,位居第二。

图源:网络

硝苯地平控释片近年间的销量突飞猛进,2019年在全国医院终端的销售额一度突破66亿元大关,2021年达到69.56亿元,之后大幅下滑,2024年降至34.47亿元,接近腰斩。

图源:网络

一代“药王”究竟为何跌落神坛,原因众说纷纭。改进后的硝苯地平控释片无论是在起效时间还是持续时间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这恐怕也是其当年能成为“销冠”的最重要原因。

图源:网络

登上巅峰后突然腰斩,任谁都会感到措手不及,背后真正的原因可能并不是疗效的缺乏。

药品更新换代和仿制的速度本来就快,一个新品横空出世后,想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要做好面对N多个同质和竞品冲击的准备,本就不易。

看起来,“药王”没风光几年,就此陨落,也情有可原,毕竟老话讲过,“风水轮流转”。同质化竞争更是导致“药王”价格连年下跌、一蹶不振。

图源:网络

3

会“发芽”的降压药

输给了药食同源玩家

有段时间,硝苯地平控释片面临着“发芽现象”的质疑。让患者心生疑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量。但其实所谓的“发芽”只不过是药品在储存上出现了问题。

药品处于高温高湿环境时,下层红色助推层会发生膨胀,使上层药品从释药孔被挤出,看起来像是发了芽一样,确实有点诡异。

图源: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

这并不是“药王”失去市场并陨落的主要原因。一直有人在说,高血压其实是“富贵病”,生活好了才得的;也不算什么大毛病,重在预防。

考虑到“防患于未然”“是药三分毒”的大众老观念,这几年,高血压市场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赛道——药食同源,主打即食化、零食化、场景化产品。

新市场潜力确实巨大,各路大神也开始对这条全新的降压赛道进行玩家战略布局,效果相当不俗,瞬间引爆了新一轮的抢夺大战。

综自魔镜洞察、天猫京东抖音健康等报告

四大天然降压明星桑葚、酸枣仁、葛根、西洋参,突然之间粉墨登场,成了备受大家追捧的新宠。各路大神更是力拔千钧瞄准这个千亿蓝海市场,确实对传统赛道造成了冲击。

随着患者逐渐年轻化,药食同源新赛道市场不容小觑。

关键就在于,如何像推销即时燕窝一样,自然而然地把高血压预防品推向年轻人的市场,光靠噱头恐怕是不够的,除了患者,“养生粉”可能是个突破口。

图源:网络

4

本土药企再度突围

新“药王”闪亮登场

2024年,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在医院终端市场销售额达到42.27亿元,领先前任“药王”将近8个亿,成为新一代降压“药王”。

图源:摩熵医药

图源:摩熵医药

回望这几年,“药王”的竞争环境其实有所改善。不知道从什么时点开始,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之声不绝于耳,不可否认,对国产药企来说这是个再好不过的消息。

图源:网络

很多人发现,原来在医院就能开到的进口原研药,现在也都悄悄不见了。特别是公立医院,几乎很难见到进口药的踪迹了。

图源:三联生活周刊

以前“药王”为例,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一盒(30mg*7片)售价约为25元;而国产的同类药品,一盒(10mg*100片)售价可以低至3元,平均一片药仅3分钱。

图源:网络

按理说,医院药品的价格被打下来了,应该是真正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福音了,毕竟“看病”“住院”本身就是一个花钱项目,大家应该都其乐融融才对。

2024年12月第十批药品集采名单上,跨国药企集体“落榜”,有人叫好,也有人表示怀疑。甚至有人说,难道以后都买不到好药了嘛。可是,明明一直都是一样的药。

图源:国家医疗保障局

能理解的是,老百姓看病说白了图的是个心安,对进口药的盲目“崇拜”也是其不安心的根源所在。

即便负担得起,有一说一,也不能什么都想着追求进口且昂贵的,关键是适合自己的,说来说去,还是得谨遵医嘱,千万可别自行诊症用药。

图源:医药地理

5写在最后

随着生活条件的质变,出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富贵病”“老人病”。以前,鲜有年轻人受到高血“压”力的困扰,现如今的患者群体却越来越年轻化。

真得了高血压,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治根,需要患者终身服药或控制;从药企的角度来看,只要高血压一天无法根治,相关的药品市场就是庞大的、连续的。

硝苯地平控释片“药王”的崛起和跌落,体现了高血压药品赛道的残酷性。目前,仅硝苯地平控释片这一种药品,已有27家生产企业同时在做,竞争上的“自相残杀”可以说相当严重了。

同类药品的竞争本就激烈,更不用说,一波儿又一波儿的研发新品不停地上市。说到底,还是因为自身的疗效并没有达到患者想象中的“药到病除”,销量的下滑也就不足为奇,毕竟,谁会为“没有疗效”而买单呢。

有些患者总是不相信国产药效,尽管在实际看诊中医生再三跟其说明药品成份其实都一样,却仍然难打消患者疑虑。盲目迷信进口药有时更像是一种心理安慰,其实哪有什么神药可言?

都是按部就班地按疗程治病罢了,毕竟预防才是关键。

推荐阅读